• 信息索引号:

    11330700745819600N/2022-03239

  • 主题分类:

    其他

  • 服务对象:

    社会组织

  • 体裁分类:

    通知

  • 文件名称:

    关于《金华市限额以下工程建设项目交易 管理办法(试行)》起草说明

  • 发布机构: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 文件字号:

    -

  • 成文日期:

    2022-04-20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关于《金华市限额以下工程建设项目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起草说明

    日期:2022-07-04 15:58:33 来源: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一、制的必要性

    为进一步加强依法必须招标限额以下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范限额以下工程建设项目交易,推进“五整治五提升”专项行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规定》(国家发展改革委2018年第16号令)、《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规定><必须招标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范围规定>的实施工作的通知》(发改办法规〔2020770号)等规定,结合本市实际,特制定《金华市限额以下工程建设项目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二、适用范围

    金华市行政区域内依法必须招标的限额以下工程建设项目是指单项合同估算价未达到《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规定》第五条规模标准的项目,即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400万元以下的;重要设备、材料等货物单项合同估算价在200万元以下的;勘察、设计、监理服务单项合同估算价在100万元以下的。限额以下工程建设项目涉及政府采购的,按照政府采购法律法规规定执行。国有企业、村(社区)集体投资的限额以下工程建设项目参照本办法执行。

    三、主要内容 

    管理办法》共分为基本原则、定义及适用范围、职责分工、交易方式及额度标准、交易前期准备、交易类型及流程入驻企业管理、监督管理、履约评价、附则十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1、适用范围明确限额以下工程建设项目单项合同估算价未达到《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规定》第五条规模标准的项目,涉及政府采购的,按照政府采购法律法规规定执行。国有企业、村(社区)集体投资的限额以下工程建设项目参照本办法执行。

    2、交易方式及额度标准。限额以下工程建设项目采用招标、竞争性发包和直选发包等方式交易。工程建设项目单项合同估算价在政府采购分散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采用招标方式交易,在政府采购分散采购限额标准以下的施工、货物、服务类项目可采用招标、竞争性发包或直接发包等方式交易。

    3、交易类型及流程。明确采用招标方式、竞争性发包方式和直选发包方式这三种不同交易类型发包方式的具体流程。招标方式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县(市、区)对邀请招标方式的选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竞争性发包分为比选和竞价。采用直选发包方式的,明确直选发包企业应从交易入驻企业库中选取。

    4、入驻企业管理。按照市县共建、资源共享的原则建立全市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入驻企业库。入驻企业按照“诚实守信”原则登记申报信息,如有申报信息弄虚作假,中标后弃标、违法违规或其它不诚信行为的,监管部门按有关法律法规和约定予以处理,取消金华市工程建设项目交易入驻企业库资格,并由相关门在市县乡一体平台予以通报。

    5、职责分工及监督管理。明确各方对限额以下工程交易的监督管理职责。

    6、履约评价。主单位在项目实施完成后,对项目中标人进行履约评价。履约评价分为优秀(5星)、良好(4星) 合格(3星)、不合格(2-1星)4个等次。在报价相同或其他同等条件下,业主单位应优先选择履约评价高的企业。新入驻企业初定等级为合格(3星)。

    四、制订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

    3.《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规定》(国家发展改革委2018年第16号令)

    4.《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规定><必须招标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范围规>的实施工作的通知》(发改办法规〔2020770号)

    、征求意见的时间、方式、对象及意见采纳情况

    《管理办法》起草过程中,自202233日起书面征求了市发改、财政、资规、建设、交通、水利、农业农村、审计等市直有关单位,招投标代理机构、各县(市、区)行政服务中心(公管办)等部门和单位的意见,并组织召开4次座谈会,听取了有关方面的意见。并于202233日同步在金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根据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意见,多次对《管理办法》作了相应的修改和完善,形成了本《管理办法》。